大乐斗许愿卡交出“丰收答卷”端稳“中国饭碗”

caijing (44) 2022-08-16 13:19:19

 

  8月14日,收割机在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清泉社区的稻田里抢收稻谷。
  瞿明斌摄(人民图片)

 

  农谚说:“七月十五定旱涝,八月十五定收成。”当前,夏粮丰收已到手,秋粮丰收有基础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,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,比上年增加143.4万吨。

  夏粮丰收了,全年经济就托底了。夏粮增产丰收,为稳住经济大盘积蓄力量,为应对各种挑战增添了充足底气。

  “丰收来之不易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向本报记者表示,受疫情以及国际局势影响,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,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也在逐渐显现,“丰收答卷”对端稳“中国饭碗”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全年丰收,基础扎实

  眼下,夏粮已经归仓。各地绷紧弦、加油干,压茬抓秋粮。

  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,小麦陆续进入收割季。

  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,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驰骋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层层麦浪被卷入机械中,金黄的小麦一颗颗收入“囊”中……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的小麦单产预计可达382公斤。

  “瞧,已经开始结荚了,一棵最少50多个荚。”8月初,吉林省乾安县大遐畜牧场的职工曲富贵正在田间查看大豆长势,“豆秆长到我腰这么高,差不多有1米2,还能长,今年秋收产量没问题。”曲富贵信心满满。

  在中部平原,农民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。

  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,种粮能手徐淙祥沿着窄窄的田埂,查看抽穗的玉米。夏粮已归仓,新一茬庄稼是老徐心头的“宝贝”。“今年夏收,小麦亩产再创新高!”老徐激动地说,“一年两季,好好看管,今年收入肯定错不了。”

  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种粮大户常项生,最近正忙着给玉米浇水。“小麦已经入仓,玉米长势也很不错,亩产肯定过吨。”

  在南方的汪汪水田里,晚稻株株青绿。

  “今年大通湖区早稻收割全程机械化率达到了98%以上,再加上天气晴好,早稻丰收已成定局。”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,种粮大户沈文超干劲十足,他要趁着最近的有利天气,尽快完成晚稻插秧。

  立秋过后,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岑城镇垌尾村的村民们,抓紧农时忙“双抢”。早稻收获基本结束,粮食生产进入紧抓秋粮关键期,春争日,夏争时,“金黄的早稻刚收,绿油油的晚稻秧立马就下地”。

  夏粮已丰收,秋粮长势好,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扎实。“夏粮丰收到手,秋粮面积稳中有增,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,我们有能力、有底气、有条件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。”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丰收成果,来之不易

  从江淮沃野到华北粮仓,夏粮“丰收答卷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  政策精准发力,稳住种粮预期。

  “43亩地有2500多元种粮补贴,夏粮刚打下来,钱就到了账。”河南省鹤壁市金山街道岔河村粮农卢伟国高兴地说,“粮食补贴、农机补贴,真金白银让俺愿意种粮,多种好粮。”

  “有种粮补贴、规模化种植补贴、大豆玉米套种补贴,种粮大户租地、买农资贷款也有优惠政策。政策这么好,我们明年想再多包一点儿地。”内蒙古巴彦淖尔农保姆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博说。

  今年,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,支持小麦抢种、促弱转壮和“一喷三防”全覆盖,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,再次提高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格……政策“大礼包”让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。

  科技保驾护航,助力稳产增产。

  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,一台台北斗导航小麦无人收割机,在金色麦浪中齐头并进,智能“吞”麦,精确“吐”粒。“今年小麦生产依靠智能农机,实现精确播种、施肥、施药、灌溉和收获,既省成本、效果又好,亩均产量能达到1200斤。”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负责人黄礼庆说。

  在四川省崇州市,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,智能农机、遥感卫星、地面感应装置构建起数字化智慧农田管理系统。“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监测水稻生长情况。”集贤梁景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牟崇伦掏出手机,打开APP,点一下就能看到插秧机作业情况。以往“手忙脚乱”,如今熟练地“云”上巡田,这位种田30多年的老农多了一份从容。

THE END